|
|
變軌瞄準國際市場解密武漢現代都市農業
|
當前位置:首頁 ->
業內動態
|
變軌瞄準國際市場解密武漢現代都市農業 |
變軌瞄準國際市場 解密武漢現代都市農業 時間: 2008-01-04 09:14:56 來源:湖北日報 【關閉】
圖為:冬日里,如意集團在東西湖的蔬菜基地綠意盎然。(記者 夏永輝 攝)
九省通衢,工業要地,商業重鎮。近百年來,省會“龍頭”武漢以此印象定格于人們記憶之中。
然而,一組鮮為人知的數據,將修正人們對武漢的慣常印象,在人們眼前展開一幅嶄新的充滿活力的農業畫圖:
農產品加工“大鱷”中糧、雙匯、蒙牛、如意和生根來漢,700萬頭生豬、5000萬只水禽、100萬噸蔬菜,大規模的加工能力,勾畫出華中最大食品加工航母;
2002年,漢產綠色無公害農產品8個,全國省會城市倒數第一。2007年,武漢504個農產品印上國家綠色標志,品牌數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。
一座座現代化的農產品加工廠,一處處高大寬敞的物流交易市場,一片片綠意盎然的蔬菜基地。短短幾年,武漢躋身全國現代都市農業“第一方陣”。
數字與現象的背后,隱藏著武漢農業發展路徑的悄然變軌。
潮流:升級變局
武漢,850萬人口中,市郊農民超過300萬?!叭r”問題如何破解?武漢的眼光投向了國際。
2001年12月11日,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。盡管農業屬保護性行業,但國際優質農產品以及涉農資本,依舊會從各個渠道進入我國市場,中國傳統農業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。中國農業,必須以實力迎接國際挑戰,參與國際競爭。
武漢也仔細審視著市情。
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,武漢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關。國際發展經驗表明,人均GDP登上1000美元臺階以后,居民消費結構將急劇升級,消費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,人們不但要吃得飽,更要吃得好,吃得營養與健康。
武漢,每個農戶平均耕地不足4畝,為美國的1/750;接受過系統職業教育的農民不足5%。
武漢,還面臨著巨大的農業生態環境壓力?;适┯昧烤痈卟幌?,畜禽糞便肆意排放,農村水體污染嚴重,土壤物理變性。服務城市、保障蔬菜副食供應的“城郊型農業”已經落伍。武漢農業,面臨著發展路徑的變革要求。調研、分析、論證……,新路徑漸漸明晰:集約、高效、安全的現代都市農業。
變軌:一年一跨越
早在2000年,武漢就明確了發展都市農業的戰略,提出充分發揮比較優勢,大力發展集生產、生態、生活于一體的,集約化、產業化、可持續發展的現代都市型農業。
武漢市四處學習,廣邀專家論證。副市長張學忙也亮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二尊重一順應”。尊重自然,不與天斗,不與地斗,結構調整因地制宜。尊重市場,不倡導“菜書記,米鎮長”,用市場需求引導農民調整。順應國際潮流,不用行政助銷,不搞地方保護,用工業思路提升農業競爭力。
2002年,出臺《關于加快都市農業發展的意見》,要求農業由“小生產”躍向“大生產”,由“小農型”轉為“現代都市型”。
2003年,提出發展設施農業、生態農業、精品農業、創匯農業和旅游休閑農業,打造農業信息中心、農產品流通中心、農產品加工中心和種子種苗供應中心戰略。
2004年,率先在中西部全部免除農業稅及其附加,千年皇糧國稅打上了句號。
2005年,推出“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”,與中央新農村建設戰略不謀而合,“武漢先行經驗”被廣泛推介。
2006年,《武漢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規劃》正式出爐。
2007年,正規化農產品基地突破100萬畝大關,全國副省級城市農業“當家人”匯聚江城,交流現代都市農業經驗。
收獲:沃野魅力
穗滿豬如象,沃野示豐年。市委副書記涂勇說,近5年來,武漢農業破繭成蝶,收獲了前所未有的魅力;對300萬農民來說,收獲的是實惠。
——農民收入再創新高。2007年,武漢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368元,比上年增長13.1%,創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。
——工業化加工提升附加值。武漢初步形成了東西湖國家級食品加工區和黃陂武湖、新洲雙柳、江夏大橋等農產品加工園,年加工能力1000多萬噸,去年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500億元。
——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。全市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5.5%,良種覆蓋率95%,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56%。
——農民利益得到保障。武漢率先在3個郊區展開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,黃陂區187戶農民因自然災害獲得了政策性保險“第一賠”。
一幅幅和諧生動的畫卷,記錄了江城7600平方公里桑田的歷史變遷。
(記者 韓煒林 楊禮兵 夏永輝 通訊員李自南 吳寶玉)
(責任編輯 余凌云)
|
|